WEDCV155VD5RRV515DV |
... 01 這篇文字,拖得太久太久了。當初的莫名感動,來到今時今日已經變成了淡淡然的悵惘。周深太可怕了,仿佛替你唱出了這愛恨情仇。而自己,永遠都是想表達出來卻找不到最好的方式。而歌聲,就這麼絲毫不差地真情流露。當真喜歡,不過也只能聽聽而已。這樣的嗓音,已經被天使吻過。而我們最大的幸運,就是可以這麼安安靜靜聽著。 ... 02 記得,很久之前看過一篇文字。寫的是《鶴唳華亭》中,男女主角隔著屏風見面的場景。可惜,那時候我已經非常忙。只是匆匆忙忙掃了幾眼就選擇忽略。現在想來,特別遺憾。描寫得那個美啊,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但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知道對方的存在。男主角是羅晉,據說在裡面哭得死去活來。《安家》中,卻足夠的佛系。 ... 03 為什麼,《願得一心人》與《鶴唳華亭》還能扯到一起?因為這是當中的主題曲啊。感覺這是個悲劇,因為《願得一心人》的每一句歌詞都讓人難受。其實,我也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沒有太多情感經歷,好的壞的也都是過去式。或者吧,時常與文字打交道——不得已的,總是讓情感戰勝了理智。既然沒有太高興的事,通常都想得很糟糕。 ... 04 原來一心人,為何又離分。你提著孤燈,獨自尋找星辰——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小圈子,「再見冥王星」。那麼孤獨那麼渺小,冥王星還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堅持了很久的文字活動,也因為大家各有各忙而中途喊停。這不是我想看到的,但只能如此決定。仿佛,我就是那個提著孤燈的人。我非常努力的尋找星辰。然而,卻是一無所獲。 ... 05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離分。我風雪半生,直到與你相認——唉,不知不覺的前半生已過。愛的人,不能再愛。也沒有給別人愛的機會,這是在幹嘛呢?如果能夠相認、能夠相聚,等待多久都不是問題。然而,目之所及沒有將來、沒有希望呢?光是個人努力,也改變不了任何事實呢?我不能心心念念著「但願、但願」。這樣的後半生,太冤。 ... 06 哈,真是諷刺。(文/飄雨桐)寫到這裡,電腦居然突然罷工了。重新再寫,似乎有些前言不搭後語。看盡浮浮沉沉,細數晨晨昏昏。一懷溫暖,是否癒合你餘生傷痕。傷痕就是傷痕,癒合它的永遠不會是時間。而是,真實存在的那個人。他給予的溫暖、給予的關懷,讓你前半生的付出都有了最好的回報。如果沒有,請細數著傷痕度日吧! 最怕寒冷卻回絕溫存,我對自己真夠殘忍啊......
內容簡介
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記誦的歷史,考完就忘記了,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面對未來。
——作者 周婉窈
歷史,不僅是發生過的事而已,更是與現在和未來連續而無法分割的整體。藉著本書的插畫工作,我才開始認識許多一向視而不見、卻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流。這份成長,並不因此書的完成而結束,卻是要持續一輩子的工作。
本書特色
1. 經典增訂再版:因應5年來臺灣歷史的急速進展,周婉窈教授特別增訂內容,補充戰後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與觀點,並加上全書索引,讓讀者方便檢索詞彙與內容。
2. 注重觀念的釐清:從「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臺灣給世界的禮物」,到「轉型正義和美麗新國家」,周婉窈教授秉持其一貫的優雅流暢文筆,簡明的主題,將歷史的視野拉長、拉廣,帶領讀者以思考和理解的態度,更加真切地感受這島嶼的獨特歷史。
3. 開學必備的簡明臺灣史: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為臺灣的新世代與懷有少年心的國人所寫的簡明臺灣歷史,2014年出版至今已22刷,並榮獲2014年第66梯次「好書大家讀」知識性讀物組好書推薦、入圍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
4. 帶有繪本溫度的臺灣史:繪本作家許書寧為本書繪製了三十餘幅大大小小的歷史畫作,這是許書寧的第一次嘗試,也為本書增添了柔軟的溫度與趣味。
作者介紹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專治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晚報出版部,1989)、《臺灣歷史圖說》(中研院臺史所,1997;聯經:1998、增訂本1998、三版2016)、《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2)、《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聯經,2012)、《少年臺灣史》(玉山社,2014)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中研院臺史所,1997)、《古典日文解讀法》(中研院臺史所,2006)等書。
《臺灣歷史圖說》目前有韓文版(新丘文化,2003)、日文版『図說 台湾の歴史』(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2),以及英文版 A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aiwan(南天書局,2015)。
史學著作之外,出版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島嶼的愛和向望》(玉山社,2017),以及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2008年起,和臺灣史研究生一起經營「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和同名臉書。
繪者簡介
許書寧
北港孩子,臺灣女兒,日本媳婦,旅居大阪的圖文創作者,作品曾獲臺日二地多樣獎項。
先後畢業於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及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創作內容包括繪本、散文、插畫、翻譯、設計、有聲書等。
在玉山社/星月書房的主要作品為《阿ㄇㄧㄚˋ》、《穿越書本去旅行》、《耶路撒冷朝聖日記》、《亞西西的小窮人》、《病床日記》等。
目錄
給少年讀者的信(代序)
繪者的話
誌謝
小事典、小知識、小觀念詞條目次
圖版目次
地圖目次
第一篇
1.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
2.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3.臺灣早期居民與南島語族
4.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
第二篇
1.從自主發展到外力入駐
2.荷蘭VOC的統治
3.國姓爺與鄭.荷戰爭
4.明鄭的統治
第三篇
1.臺灣局部被納入清版圖的經過
2.不被祝福的「唐山過臺灣」
3.漢人入墾與土牛紅線
4.漢人社會:族群、語言、風俗氣息
5.士紳階層和大家族的形成
6.開港、西人來臺和基督教的傳布
7.船難、牡丹社事件與日.原接觸
8.東亞新局勢和清領最後二十年
第四篇
1.乙未割臺和臺人保鄉衛土戰役
2.殖民統治的馴化與近代化
3.反殖民運動與文化啟蒙
4.臺灣慣習調查、殖民地初等教育
5.封鎖下的「歸順」之路、霧社事件
6.從傳統到近代:福爾摩沙藝術新貌
7.語文轉換、新文學、鄉土文學論戰
8.皇民化運動和戰爭動員
第五篇
1.戰後變局:從一頭熱到大失所望
2.二二八事件:抗暴、談判、血腥鎮壓
3.國府撤退來臺和島嶼的黨國化
4.戒嚴下的白色恐怖
5.黨國統治下的族群和語言政策
6.公民抗爭、「退出」聯合國、自決與獨立
7.被屏蔽的鄉土、勞農大眾和原住民
8.從野球到棒球:挫折年代的夢與堅持
9.美麗島事件、林家血案、陳文成案
10.群眾運動、解嚴到自由民主之路
餘論 轉型正義和美麗新國家
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補錄)
索引
序
回想這本書第一版在校對時,三一八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也是我腳踝骨折療傷時。當時曾坐輪椅到青島東路「應援」並給短講,也靠四腳助行器到玉山社和學生一起作校對。2014年4月10日書出版時,占據立法院的反服貿運動諸將都還沒「出國會」。我個人對這本書的校對的記憶,竟然連結著臺灣政治運動的脈動。
這本小書出版後,持續受到讀者歡迎。有人問我讀者是哪些人?我當然無從知道,不過,青少年之外,確實有中壯年人士買來看,真的應了本書副題「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書有人看,是作者最大的鼓勵。原本想在本書第十刷之後出增訂版,但教學、研究,加上公共事務,實在忙不過來;後來又想說第二十刷時再做,但又輕易過了這個期限,最後是在第二十二刷之後。玉山社對於出增訂版一直很支持,從今年二月蔡明雲主編開始著手進行,和我「相熬」半年,終於要出版了。
增訂了什麼呢?讀者可能很想知道。首先,是全書做了一些細部的訂正,歷史的細節無數,要弄清楚不容易,只能力求正確,「知過必改」。基於「當代人不能不知當代事」的體認,第五篇有實質的變動,增加許書寧老師繪製的三幅插畫、黃清琦先生製作的二張地圖,以及十一個圖版。詞條增加六則,有兩則特別長,希望讀者願意耐心讀完。此外,封面封底更新,書末附索引。
一本書能出版,不知要耗費多少人的心力和時間。我要感謝陳慧先老師、吳俊瑩先生替我仔細看過一遍,並提供修訂建議。丁平、林文正、謝家偉三位同學,在不清楚什麼叫作「做索引」時,慷慨義助,結果我們一起捲入從早到晚整整四天以上的魔鬼作業。非常感謝三位同學堅持到底,給予無可替代的協助。蔡明雲主編不畏煩難,是最佳專業助力。
增訂版的校對剛好和香港人慘烈的「反送中」、爭自由、抗暴政運動重疊在一起,每天每夜再怎麼忙,也要看新聞和直播,與香港人精神同在,並學習從沒想到香港人可以教我們的東西。我想,日後我回想起增訂版的修訂和校對,也一定會連結到香港人可歌可泣、血淚斑斑的殊死奮鬥。人需要知道歷史,因為我們就在歷史當中;人若無感於當代脈動,相信很難了解過去吧?也無法和未來折衝吧?
最後,我格外感謝恩師鄭欽仁教授兩度替這本書題字。謹以這本書的戰後篇向鄭老師世代的海內外志士致敬。
2019年9月4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242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增訂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你們現在能在學校學習臺灣的歷史,不是容易的事。從有近代教育以來,一百年臺灣人在學校沒辦法學習自己的歷史。日本時代,學校教日本歷史,不教臺灣歷史,倒是非常注重鄉土教育,教導孩童認識「本島」。戰後黨國害怕臺灣人認同臺灣,教育中沒有臺灣歷史,也沒有臺灣鄉土。鄉土是人們真實生活的所在,卻被黨國屏蔽了;中國才是故鄉,學生在學校認識遠處的山川、歷史、文化,對自己身邊的環境毫無所知,甚至鄙視它。
黨國為了確立統治的正當性必須「反共」,因此「保密防諜」、「反攻復國」、「民族救星」、「復興中華文化」的口號到處都是;學生寫作文,結尾一定要往這些方向寫,才能得高分。這樣的教育不只無法培養獨立的思考,反而養成「揣測上意」(師長、統治者的意思)的非公民精神,更糟糕的是打造出一群言行虛假的成功者。他們不管自己相信不相信,都要講得、寫得很相信,也要讓別人相信,這樣才能在升學管道和社會階梯中往上爬,也就是說,教育教導學童為了成功要「工具化」一切。誠實不重要,達成目的才重要。
世界上專制集權統治下,教育是一種「複製」的機制,被教育成功的人,會以同樣的方式再去複製一批人。戰後臺灣的教育也是這樣,考試靠記誦,升學成為一種篩選的過程,吸收越好的人越能考得好;反之,就會被淘汰。當然,總有少數人是例外,只是絕大多數的人是同個模子出來的。黨國培養出來的菁英,大多不認同鄉土,相信中華文化優於一切。由於什麼都是「工具」,學生時代喊「反攻大陸」最大聲的,若現在最親靠中共政權,也就不奇怪。當前掌握臺灣政治的世代,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和你們很不同,你們要了解這點,才能不被帶著走。
黨國屏蔽了很多社會的現況和真相。媒體報導一元化,掉落歷史夾縫的人群,被排除在人民的認知之外,「臺籍國軍」就是一個例子。戰後初期,國共內戰打得很慘烈的時候,很多臺灣人(閩、客、原住民)被招募,或連騙帶擄,去當國軍,他們被送往中國大陸打內戰,沒死的被共軍俘虜成為解放軍,後來又送去打韓戰;幸而沒死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得很慘。倖存者要到1990年代才回得了故鄉,但黨國不聞不問。他們最不滿的是,同樣是國軍,受到的對待和「榮民」差別非常大,簡直無法比。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DnMLyj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3430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和美倦怠、疲勞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福興睡眠品質變差看什麼科彰化頻尿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彰化下背酸痛改善中醫診所 溪湖打嗝中醫推薦 網友都推薦的南投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花壇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中醫推薦 溪湖肩頸痠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彰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國姓鄉白天賴床睏倦看什麼科 北斗強迫症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二林強迫症中醫推薦 永靖心臟無力感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ptt推薦的彰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